emc易倍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06年8月通过专家论证,经科技部批准实验室进入建设阶段。2009年8月实验室通过了由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卢焕章教授,实验室主任胡瑞忠研究员。

  根据实验室的已有工作基础、矿床地球化学的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矿床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四个方面:

(1)重要成矿区带和特殊成矿系统的成矿作用。以Au、Ag、PGE、U、Cu、Ni、Cr、Pb、Zn等国家急需矿种为主要对象,围绕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与成矿的关系、大陆动力学与成矿的关系、成矿作用的精细演化过程、成矿过程的构造—流体—物质—能量—化学反应耦合机制这些国际地学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通过对重要成矿区带和特殊成矿系统成矿作用的深入研究,建立植根于我国地质特点的大陆成矿新理论;

(2)成矿作用的理论和实验模拟。通过理论和实验模拟,确定地质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元素活化、迁移和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为深化成矿理论、建立新的成矿模式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3)重要矿产成矿预测理论和方法。以紧缺矿产和危机矿山为对象,以成矿理论为指导,在明确成矿作用时空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式的关系、原生异常与次生异常的异同、矿床的垂直和水平分带、强干扰环境下深部矿化信息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建立紧缺矿产、危机矿山深部和外围成矿预测理论和方法;

(4)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矿山开发的环境效应。以重要矿山为对象,通过查定矿床中元素的共生组合规律、赋存形式和矿山尾矿的物质组成,研究矿床中有毒有害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开发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理论和技术,改进和发展显微超显微物质观测分析技术,揭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以及矿山开发的环境效应。研究工作的总目标是,创建成矿作用的新理论,发展成矿预测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建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修复的知识体系,为构建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力争把“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中心。

  实验室建设以来,进一步凝练了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突出了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实验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建设期内,实验室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在内的重要科研项目90余项,发表论文500余篇(SCI论文123篇),出版专著9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在低温成矿的背景和过程、峨眉地幔柱成矿作用、华南岩石圈伸展与成矿的关系、元素分配实验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量子地球化学、紧缺矿产和危机矿山找矿预测、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丰富和发展了矿床地球化学理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效益。

  实验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4人、研究员18人、副研究员(高工)2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41人。科技人才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是一个充满活力、团结协作、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

  实验室下设23个专业实验室,基本建成了与实验室重点研究领域相配套的实验设备群体:主量微量成分(含同位素)测定系统、矿物结构形貌特征观测系统、成矿实验和计算模拟研究系统,为重点实验室的长远发展构建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平台。

  实验室高度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建设期间,实验室主办或参与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12个。先后派出20余人次的科技人员赴境外从事合作研究,30余人次的境外专家来访和合作研究。设立开放课题40项,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校的优秀学者来实验室进行客座研究。

  在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有力支持下,实验室将始终围绕国家的战略目标,为发展矿床地球化学新理论和新方法提供高水平的工作平台,造就一批在矿床地球化学领域可以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进行创新研究的人才队伍,增强我国矿床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发挥矿床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在矿产资源寻找、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为保障国家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和资源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XML 地图